第316章 圣手玉臂巧为工,活字胶泥传天下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“既然如此,请许先生为我撰写一篇檄文以号令天下如何?想当年袁曹开战前,那袁绍袁本初叫陈琳撰写讨贼檄文一篇,可谓是振聋发聩啊,虽说袁曹交兵最后袁本初是遭遇了官渡之败,但是这檄文的重要性还是非常重要啊,这传檄天下的第一炮能否打响,可是要看你许先生了!”

历史上四大讨贼檄文分别是袁绍手下谋士田丰的讨曹檄文。骆宾王的讨武则天檄文,朱元璋的法援习文,天国的北伐檄文。

狄泉当然知道,想要让大江南北,黄河上下的老百姓云集响应自己的举动,这篇所谓的“讨贼檄文”,可是重中之重。

“这点寨主自然不必挂心,许某人自然会用心为之,然而这传檄天下,所需要之传播数量何其巨大,要是只靠手抄,只怕太过离谱,还要妥善处理。”

许贯忠是什么人才,胸藏万卷书啊,想要做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,那还不是手到擒来?可谓是下笔千言,倚马可待,但是你传播上会有问题。

因为这个时代可没有打字复印机,你想要大规模拓印东西,那得靠着雕版印刷,但是匹配的雕版是很少的,只有少数书籍才有。

就拿原着里的“圣手书生”萧让来举例子,他在被“神行太保”戴宗骗上梁山的时候就一直是在那里抄书的。

而实际上,此时雕版印刷是有的,问题就在于雕版印刷发明之后,人们用木板做原料,相当省钱。一部书版,可以印出几百部,几千部,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抄写,真是简便多了。

它的发明和推广,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,确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。但是雕版印刷还是有它的缺陷。

第一,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,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,人力物力耗费甚多。第二,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,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;如果印了一次不再印第二次,显然是很大的浪费,倘因不得已的事故半途而废,损失更大。第三,一块块书版,占据着大量空间,保存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所以这玩意普及不了,只有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可能有,所以活字印刷的发明就很重要了。

活字印刷是北宋发明家毕昇发明的,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,经过反复试验,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,实行排版印刷,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。

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,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,捡出所需要的字,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。采用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凡尘剑心2无常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:大哥,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相父安心养老,和约阿斗去签 汉末浮沉书 大明:我的老板朱元璋 带着美女闯三国 带着AI去穿越 云尧长歌 三国突将 大唐: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:老朱偷看我日记,绷不住了 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 天幕:海外遍地银山金树,速抢 我在红楼改气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