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外交唐检再出使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内阁大臣目光瞬间汇聚而去。

李长河继续道:“天时上讲,我们先尝到了渭水失败,内部人心浮动,虽然经过军改,但目前帝国实力有限,不易再次出兵,而且如今身处灾年,更应以百姓为本,先处理好大灾事宜,加上韬光养晦,后期壳求一击而灭。”

“地利上讲,苑君璋所在的恒安镇,乃边境军事重镇,距离草原突厥甚近,以我们如今实力打,定会耗费我方底蕴,甚至,苑君璋此时反叛,或许背后有突厥人的算计。”

“人和上讲,虽然苑君璋先前勾引突厥攻陷马邑,并杀掉高满政等,在当地没有人民基础,且一直以来,不少他的士兵脱离他投奔大唐,但作为一个地方性小军阀,他依然有着不俗的兵力和影响力。”

“尽管这个影响力是负的。”

“古人言:天欲使其亡,必先使其狂,苑君璋此刻的底蕴不多了,敌减我增,灭他不过须臾,只需要等待一些时间即可。”

“以保存我方实力为主,毕竟苑君璋不过是突厥在我边境摆出的小刺罢了,纯恶心我们。”

“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,继续增持我们的实力,将大义归己,苑君璋的处境将会更加孤立和困难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”

“还有最重要一点,苑君璋只是小头目,若是我们即刻对付他,将会让我们隐藏的底牌露出,那么未来对上突厥,我们会吃更大的亏。”

“北境的梁师都是更大的威胁。”

李长河话毕,内阁大臣皆陷入思考。

他们仔细咀嚼李长河的话语,对照如今的形势。

稍一思考便知道,李长河说的是对的。

大唐想要崛起,就需要韬光养晦,需要战略定力。

上兵伐谋,战争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,以言能定天下,是最佳选择。

积万世之基,早晚会一飞冲天,这是大唐中央的共识,他们对此很有信心。

“李参议此言,善!”首宰房玄龄率先同意。

“臣亦赞成!”国防大臣杜如晦也应道。

“有理,没错...”其他人也点头称是。

端坐北位的李世民眼神飘荡,似在思考。

没多久,他道:“那么派谁前去恒安镇对苑君璋进行招抚?”

顿了一下,房玄龄道:“臣举荐鸿胪署署长唐检,还有中书侍郎温彦博。”

房玄龄此话一出,内阁众人顿时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无敌锦衣卫!透视,破案,平天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千户 武林风云崛起之路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亮剑:开局单挑山本特工队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我签到在莲花楼 江河百川 师尊怀了我的崽 莲花楼:十年生死不思量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三国:星火燎原,平民崛起! 全日谈赵子龙演义 楚汉群英传 雪影楼传奇 大唐小说家